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4篇
  免费   785篇
  国内免费   1114篇
林业   765篇
农学   900篇
基础科学   621篇
  1488篇
综合类   4561篇
农作物   727篇
水产渔业   400篇
畜牧兽医   1852篇
园艺   700篇
植物保护   579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635篇
  2021年   648篇
  2020年   620篇
  2019年   528篇
  2018年   409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540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717篇
  2012年   992篇
  2011年   922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668篇
  2008年   622篇
  2007年   590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通过分析稀土元素对组培苗增殖及生长的促进作用、对不定根的形成的影响、对组培苗叶绿素形成及相关酶活性的促进等方面,综述了稀土元素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提高黧蒴栲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黧蒴栲芽苗截根移栽、截根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黧蒴栲芽苗截根处理对苗高、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叶干重、茎枝干重、根器官干重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一级侧根长度有显著影响.芽苗截根处理后苗木高度增加17.51%、地径增加13.72%.不同剪叶处理方式对黧蒴栲苗木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芽苗截根苗造林以剪叶75%效果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5.86%,而未剪叶苗造林成活率为57.69%;应用芽苗截根苗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7.0%~24.0%,增加当年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8.22%、15.44%.  相似文献   
993.
不同类型果蜡对常温贮藏甜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普通果蜡、纳米SiOx保鲜果蜡涂膜处理,对常温贮藏条件下"黄河蜜"甜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2种果蜡涂膜处理能有效地降低"黄河蜜"甜瓜的质量损失率,抑制果肉硬度的下降,降低其呼吸强度;与对照相比,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的品质。  相似文献   
99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结合蛋白(ErbB3 binding protein, EBP1)是植物器官大小生长的关键调控因子。本研究应用RACE-PCR技术从濒危药用植物青天葵(Nevilia fordii (Hance) Schltr.)中克隆获得EBP1编码基因并命名为NfEBP1。该基因全长为1188 bp (Genbank登记号JN854245),编码395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NfEBP1蛋白分子量为43.4 kD,等电点为6.12,整体表现为亲水性。NfEBP1不含信号肽、叶绿体转运肽或线粒体靶向肽,整体位于细胞膜外;其二级结构由21个α-螺旋、21个延伸链、18个β-转角和28个随意卷曲构成。 NfEBP1含有PA2G4细胞增殖功能域,与其他植物EBP1有着高度的同源性,均归属APP_MetAP超级家族。 NfEBP1在青天葵不同组织均有表达,相对表达量以叶片最高,球茎次之,叶柄则最低。本研究成功克隆青天葵EBP1基因并分析其在青天葵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为下一步利用该基因促进青天葵器官生长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5.
以山杏果为研究对象,在山杏的主要分布区庆阳地区,调查了138株山杏果实的7个表型性状.利用方差分析和变异系数研究了其在此分布区内的变异情况.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山杏果各表型性状的差异都极显著.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内山杏果的单果质量、单果大小、单核质量、果肉厚、单仁质量、出核率及出仁率7个表型性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幅度,但各指标的变异幅度不一致,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果大小、单果质量、单核质量、出核率、单仁质量、果肉厚、出仁率.  相似文献   
996.
昆明市林业局、昆明市濒危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策划了昆明市珍稀植物主题公园项目。本文阐述了规划公园的现状,针对昆明市珍稀植物主题公园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7.
播期推迟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籽粒品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明确推迟播期对小麦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选用2个冬小麦品种(轮选987和京冬8号),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播期推迟对小麦群体动态、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和籽粒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播期推迟能显著降低小麦冬前分蘖数,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和成穗,提高分蘖成穗率.播期对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存在基因型差异.播期推迟引起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进而导致籽粒产量下降,且京冬8号出现显著下降时对应的播期早于轮选987.播期推迟后小麦籽粒中的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同时二者的主要组成成份也随之改变.因此,冀东地区选用轮选987且适当早播(10月5日播种)可以获得高产;推迟播期至10月10日则籽粒品质提高,但要注意加强小麦生育后期的田间管理,防止粒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98.
滴灌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滴灌冬小麦高产栽培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播前足墒和越冬前灌水750 m33·hm-2的条件下分析了起身后不同滴灌量(2550、3150和3750 m3·hm-2,分别用W1、W2、W3表示)对冬小麦耗水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滴灌量的减少,冬小麦孕穗期至花后20 d的0~100 cm土层含水量明显降低,但土壤含水量沿毛管的横向差异增大,总耗水量减少,土壤贮水的消耗量明显增加;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尤其是远离毛管处下降更明显;开花前营养器官贮藏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量、运转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开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降低;籽粒产量降低,灌溉水利用效率呈增加趋势.3个处理中,W2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产量与W3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起身后滴灌冬小麦的适宜灌溉定额为3150~3750 m3·hm2.  相似文献   
999.
Ethanol, as the first coagulation bath, and several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as well as aqueous solutions of NH4Cl, NaHCO3 and NaOH were explored and demonstrated to be adopted as the second coagulation bath for cellulose/phosphoric acid/tetraphosphoric acid (cellulose/complex PA solvent) solution to produce novel cellulose fibers by two-stage dry-wet spinning in a laboratory scale, and effect of coagulants, cellulose concentration, solvent concentration (P2O5 concentration) and coagulation temperature on 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orresponding fibers were investigated. Surface morphology of regenerated fibers as-spun from different coagulants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SEM), indicating that methanol and 8 wt% NaOH aqueous solution all rendered cellulose fibers relatively dense and smooth surface.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showed that cellulose fiber precipitated from 8 wt% NaOH aqueous solution had pronounced characteristic peak of cellulose II than those of fibers precipitated from other coagulants, and highest crystallinity and orientation. Meanwhile, those two coagulants referred above also gave cellulose fibers relatively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under the same prerequisite. TGA curves exhibited that fibers were thermally stable produced from two salt aqueous solutions (8 wt% NH4Cl and NaHCO3) since they had the relatively higher onset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s. By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cellulose concentration, P2O5 concentration and coagul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sprepared fibers, it was preferable to produce cellulose fiber from a solution at 20 wt% cellulose concentration, 73 % P2O5 concentration, and coagulating in methanol at coagulation temperature of 60 °C at the second-stage.  相似文献   
1000.
甘蔗赤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集的甘蔗赤腐病典型病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进而对该病菌进行了致病性及基础生物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甘蔗赤腐病由Colletotrichum falcatum引起;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在燕麦片和Richards培养基生长最好;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5 ~30℃;适宜pH 6~8;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的生长影响并不明显:该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0℃,10 min.本研究为甘蔗赤腐病的合理预测和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